j9老哥俱乐部知识百科详情

【记】老撕机带你看国宝-西周晋侯稣钟

  如果你经常去博物馆,会有一个体会,那些宝,镇馆之宝级别的展品在博物馆里并不会有特别的标注。又加上现在很多大博物馆已经不提供讲解服,哪怕是有偿的都不提供。而你又刚好不在志愿者讲解的时段看的话,那基本上你就可能错过了所有的镇馆之宝。因为他们往往就在一个角落里,灯光昏暗,毫不起眼。

  在上海博物馆青铜馆,两个展室之间过道的靠墙处,有一排编钟。说明极简单晋侯稣钟,西厉王公元前九世纪叶 1992年山西省曲沃县北赵村8号墓出土

  上海博物馆藏14枚晋侯稣钟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上海这样一个不主要青铜的地方,上博的青铜馆独步天下,从夏代晚期的王权象征物十字纹方钺到上过家宝藏的商鞅方升。但是上博青铜器藏品,曾经缺了青铜器最重要的一个门类,编钟。

  当然不是说上海博物馆里没有编钟,但上博的编钟都是单件,缺乏成组,并且可以演奏的编钟。因为区别于其他博物馆主要是收藏本地出土的文物,上博主要是收藏传世文物,也就是各种藏家的捐赠,所以成套的编钟自然是很难在个人藏家手保存。

  1992年11月的一天,香港文大学张光裕教授打电话给时任上海博物馆馆长马承源,在香港出现了一套西时期的编钟,一14个,这么多个一组的编钟以前从未出现过,但是这套编钟有点奇怪,已经出现一段时间了,但是没人敢买。

  马承源长

  为什么?编钟上的铭文多达300多个,这本该是好事,按照现在的说法,青铜器的流通价格就以铭文的数量决定,一个字就加100万300多个字,绝对是天价,但是这套编钟上的铭文却有些奇怪,它们是刻铭而非铸铭。在此之前所有发现的青铜器的铭文都是在铸造前模范上已经刻好,和青铜器本身是一起成型的。而在青铜器上刻字一直认为是在战以后铁器发展到了一定水以后才出现,所以这个体量巨大,铭文丰富的编钟铭文竟然是后刻上去,就让人不敢出手,担心是赝品。

  马承源长在电话里听张光裕描述完编钟和铭文的具体信息后,在还没有看到实物的情况下就拍板决定买下。后在张光裕做好铭文拓片传给马长后,他们商定,把12件大的编钟打包寄上海,剩下两件的由张先生亲自抱着坐飞机飞到上海。价格不详,有说法是100万港币,我在博物馆听的说法是马承源馆长个人出资购入后捐赠给上博此时是1992年年底。

  张光裕教授

  编钟到达上博以后,修复组去除了编钟上面覆盖铭文的铜锈,这同时也证明铭文是在生锈以前就刻好而不是出土以后加刻的。而且刻字是连点成线的凿刻,而不是一笔刻好,这说明了当时的工具的局限性。清理好以后一排序。发现了几个从没见过的情况。

  第一,编钟的铭文是吧一整篇文章分别刻在了这一组编钟上。每个编钟上文字数量不一。

  第二,按照铭文排序以后发现,编钟原并不是按照从大到的顺序排列。而是分成了两组,从第一组的最后变一直往左,到最的一枚以后再换到下一组的最右边一枚继续。

  第三,测试了编钟的音律以后,发现编钟的音律和铭文的刻字排序完全一致,并不是依照大的顺序而变化。

  西晚期的编钟,是八枚一列,称为一肆。而上博收购的14枚晋侯稣钟的名为到了第二列的第六枚就断了,显然这第二组起码是缺了两枚。那剩下的编钟到底在哪呢?

  绑绳子的地方整个柱子叫甬,间突出的箍用绑绳子的地方叫旋,而旋突出的圆环,让绳子穿过的地方叫斡。我们常说的斡旋,就是出自这里。

  此时,我们放下上海博物馆,到一千多公里以外的山西省临汾市曲沃县。

  1962年,曲村天马遗址被发现,之后30年间考古工作一直时断时续。1991年,当地发生了严重的盗墓事件。北京大学考古系会同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于1992年上半年在此进行了抢救性发掘。此次发掘不得了,总发掘出9代一19位晋侯和夫人墓。而其最早的一位晋侯燮父,则是晋的第一任君。他的父亲叔虞在位时,并没有晋而是叫唐。换言之,曲沃是晋最早的都。

  晋侯墓原址上盖得晋博物馆

  但由于当地每年6月初进入收麦季节,所以参加发掘的民工回家收麦去了,因此考古发掘也不得不暂停。就在这段暂时停工的时间盗墓贼再一次下了手。其被盗的,就有8号墓。

  就算农忙,考古工地也不可能没人啊,为什么还会被盗?因为人为财死,敢在发掘时还盗墓的都是亡命徒,当时当地一直有要想富,挖古墓,一夜一个万元户的说法,背后又有文物贩子的资金做支持,他们盗墓不是简单拿个洛阳铲和铁锹就了,而是冲锋枪,炸药和越野车的豪华配置一起上。

  不要说农忙,当时考古队白天作业,晚上旁边就能听到炸药的声音,但是对此无能为力。

  晋侯稣的棺椁

  被盗后,1992年下半年清理8号墓时,模内残剩的青铜鼎上有铭文为晋侯稣,确定了墓主人的身份,另有带铭文的编钟两件,稍微大点的铭文内容为年无疆,子子孙孙,第二件铭文为永宝兹钟,从铭文内容看,所谓年无疆说不通,前边肯定还有别的内容,既然此墓已经被盗,编钟明显是不全的。

  山西博物的两枚晋侯稣钟之一

  没多久,考古队听说上海博物馆收购了一批青铜器,据说好像上面还有晋侯的字样。1993年初,负责发掘的北大考古系教授邹衡老先生提出要去上海博物馆看看。一行人到了上海博物馆,马承源长接待了他们并并安排他们看了这次他抢救回的所有青铜器。

  邹衡先生

  当他们看到十四件编钟后,完全可以肯定是出自晋候墓地8号墓,首先,编钟铭文字体风格一致,两地编钟的文字都是刻上去,且内容连贯,上博编钟的最后一件第14件铭文内容为稣其邁萬,8号墓出土的第15件编钟铭文内容为年無疆,子子孙孙,连起就是稣其万年无疆,子子孙孙永宝兹钟,正好是西铭文的标准格式。说明马馆长从香港抢救回的这批青铜器毫无疑问都是出自山西曲沃晋侯墓地的。

  万年无疆,子孙永宝用在铭文里的典型形式。

  在这些青铜器被确认之后,马馆长非常严肃地向邹先生深深鞠了一躬,当时没人知道原因。肩上巨大的压力终于卸下了。后在上海的一次关于晋候墓地出土青铜器的研讨会上,马馆长说当我在香港看到这批编钟时犹豫再三,首先,器物器形无疑是西时期的,铭文字体结构也符合当时的风格,铭文的内容,从叙事的语法上看也没问题,但问题是这批字体全部都是刻上去的,按照惯例,这个时期的铜器铭文都是铸造器物时就铸上去了,铜器上刻字的做法要到战时才出现,而这批铜器却是西的。买了吧,有这份疑惑,不买吧,它们很快就会流失到外,最后还是冒险抢购回了这批文物,买是买回了,但私下里也有不少议论,说,马馆长花大价钱买回假文物了,我自己心里也是七上八下的忐忑不安,可见这份压力有多大,正当我疑虑重重之时,邹先生到了上海,在他的鉴定下确认了这批文物的真实性,打消了我的疑虑。

  完整的16枚晋侯稣钟

  好了,至此16枚编钟已齐。编钟上总355字,大意如下

  某位王的33年,王亲自去方和南方巡视,晋侯稣跟随王,先从陕西的宗,到成洛阳,再向方进军。王命令晋侯稣向方的夙夷发起进攻,晋侯稣一路攻下多个城邑,还一路追击,接连取得大胜,前后总率军斩首480人,俘虏104人。回到宗之后,王史无前例地赏赐了晋侯稣两次。第一次赏赐马驹4匹,第二次赏赐香酒,弓箭100发和马四匹。晋侯稣为了弘扬王的赐,特地制作编钟,以此昭显先人的美德,乞求他们的保佑。晋侯稣的后代万事子孙,都要好好的爱护保卫这套编钟。

  虽然铭文,编钟的真假已无争议,但是铭文的内容却依然困扰了学界20余年,因为铭文开篇的王卅又三年,西晚期只有厉王和宣王在位超过33年,但是厉王33年时,晋侯不是稣而是他的爷爷靖。但是到了宣王33年时,晋侯稣又已去世多年。其还有多处重复的月相,天干地支的时间都有冲突,有的学者根据月相推断,记录的这一年可能最多出现了15个月。这个我就没有能力展开讨论了,有兴趣的可以去网上搜索晋侯稣钟铭文,会有很多论文讨论,可以自行研究。

  山西博物的两枚晋侯稣钟之二

  后根据文物归属地的原则,晋侯稣钟的最后两枚入藏山西博物馆,而上海博物馆购入的这14枚则成为上博的镇馆之宝之一。至于曲村天马遗址后在一直上修建了晋博物馆,只不过最重要的文物鸟尊在山西博物成为镇之宝,晋侯稣钟在上海博物馆,晋博物本身都只有复制品了。

  为了看晋侯稣钟我跑了两趟山西博物,第一次去没看到,然后我跑去曲沃晋侯博物馆,以为会在这里,但是被告知还是在山博,于是我又跑去山博,才确定两枚晋侯稣钟不知道什么原因并未展出,可能借展,可能维护。甚至连个牌子都没有,不能说不遗憾。

  晋博物馆的晋侯稣钟复制品

  文物有不同的命运,有的流失海外,有的分隔几地。而比起博物馆里简单的介绍,探究文物背后的故事,追寻文物的足迹,对我们说,才回让宝变得更加鲜活和易人。

  最后我们总结一下晋侯稣钟到底有哪些与众不同

  1.整套编钟的铭文从头到尾只有一整篇,以前从未出现过,而不是像以往的例子不停重复某种句式体例。

  2.铭文出现了多个日期,多个月相,日期加月相是西时期铭文的特点,好处就是帮助我们可以根据天相准确的推断出这些重要日子的日期,甚至准确到时,比如利簋上的铭文,就可以帮我们准确的推断武王伐纣的牧野之战的准确日期。但同一篇铭文里出现多次时间,月相以前也从未有过,这说明铭文讲述的是一个宏大,跨越时间长的战争。

  3.整套编钟并不是同时铸造好的,而是分为了前后三个时期。

  4.编钟的排序和音色并不是以尺寸的大而决定的。是按照音律选择了一套,然后再刻铭。

  5.第一次出现西时期的刻铭,在此之前所有的刻铭都在春秋以后才有。

  6.此前从没发现这么一套的西编钟。

  7.铭文记录的战争,以前从未见诸任何文献。

  8.铭文记录的历史,历法等,很可能打破我们目前所有对西的认知。

上一篇:【录】半坡博物馆旅游导游解说词 下一篇:【说法】教育部办公厅司法部办公厅关于实施法律硕士专业学位国际仲裁研究生培养项目的通知